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热点文章:
加强党建引领,助力“呵护银龄健康市集”活
北京市健康保障协会第四届理事会第三次常务
北京市健康保障协会积极参加2024年“世界家
北京市民政局社会组织工作处陈权余处长到协
关于开展北京市级社会组织作用发挥情况专项
北京市健康保障协会第四届第二次常务理事会
国家卫健委郭燕红司长最新发言 | 不得随意打
年检结论通知书
国家卫健委:大力支持、积极鼓励规范的开展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召开动员会 部署纪检监察机
健康“益”起来丨慈铭健康节,“胃”你守护
关于切实加强协会会员单位火灾防范工作的通
关于开展安全隐患排查及“五一”假期出行安
监督管理和执法监察服务函
北京市健康保障协会第四届理事会第一次常务
关于做好 2022 年国庆节期间相关工作的通知
北京市健康保障协会、京西休干中心、石景山
热烈庆祝第五个中国医师节!
北京市民政局召开市级社会组织专项工作动员
中共北京市行业协会商会综合委员会 关于做好
关于进一步加强社会组织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
北京市健康保障协会服务冬奥会工作汇报
北京市健康保障协会第四届理事会在北京成立
2022消博会— 海南国际大健康保险论坛 邀请
深刻把握党百年奋斗的重大成就
这个决议特殊重要
北京市社会组织助力北京冬奥会倡议书
热烈庆祝第四个中国医师节!
年检结论通知书
胡波会长和协会党支部获联合党委“百优百先
北京市健康保障协会党支部成员到湖南会馆参
市行业协会商会综合党委授予胡波“优秀共产
努力为党和人民争取更大光荣
中国共产党百年党性教育的历史经验
协会党支部成员参加会长单位举行的 学习贯彻
一组关键词,速读习近平在建党百年庆祝大会
7月1日为何成为中国共产党成立纪念日?
把党建立在连队上,对企业组织能力建设的启
党史日历(6月24-28日)
习近平在“七一勋章”颁授仪式上的重要讲话
协会党支部成员参加“深切缅怀先烈 弘扬革
市民政局有关部门领导莅临协会党支部召开的
陈权余处长到北京市健康保障协会调研
协会参加会长单位庆祝党建100周年“红色精神
市民政局有关部门就社会组织工作专程来我协
民政部社管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国性社会团体
党史日历
协会党支部成员参观庆祝建党百年特展
关于进一步规范市级社会组织 开展评比达标表
关于进一步加强社会组织管理 严格规范社会组
   
健康管理
健康生活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健康管理 >> 健康生活  
健康管理
行业发展
健康体检
健康评估
党建工作
健康生活
苹果和茶是公认的“延寿搭子”,都富含这类物质
发布日期:2025-06-11 浏览次数:16

       在许多长寿人群的餐桌上,总能看到苹果、茶、蓝莓等食物的身影。这并非巧合。

       近日,发表在《自然·食品》杂志上的一项研究显示,这些食物中富含的类黄酮,正是延年益寿的关键。

       研究表明,经常摄入多种富含类黄酮的食物,如茶、浆果、黑巧克力、苹果等,有助降低全因死亡率和患慢性病的风险。

受访专家
       北京大学首钢医院营养科主任  龚雄辉

苹果和茶,有助延长寿命
       这项研究由英国女王大学牵头开展,研究人员从英国生物银行数据中选取了12.48万名年龄≥40岁的参与者,约56%为女性。

       研究团队通过饮食问卷的形式,详细记录了参与者每日摄入的类黄酮种类与数量,并采用香农指数计算饮食多样性,即每天摄入类黄酮的“种类丰富度”与“比例均衡性”。

       在平均8.7~10.6年的随访中,研究人员发现,当类黄酮摄入量保持不变时,与摄入多样性最低的参与者相比,摄入多样性最高的参与者——
       ● 全因死亡风险降低14%
       ● 心血管疾病风险降低10%
       ● 2型糖尿病风险降低20%
       ● 总癌症风险降低8%
       ● 呼吸系统疾病风险降低8%。

       由此,研究人员指出,与单独增加类黄酮摄入量相比,同时摄入更大量和更多种类的膳食类黄酮,可能是改善长期健康的最佳方法。

       这项研究提醒我们,一些简单的饮食改变,比如每天摄入多种富含黄酮类的食物,包括茶、苹果、浆果、巧克力等,有助延长寿命,降低死亡风险。

       此前,苹果和茶这对“搭子”,也多次被权威期刊表扬。
       ● 比如,2025年2月《美国临床营养学杂志》发表的研究就显示,较高水平的类黄酮摄入与虚弱、心理健康不佳风险降低有关。
       ● 2024年发表在《美国临床营养学》期刊上一项涉及12万人的研究显示,富含类黄酮的食物,有助降低肝脏发生炎症性病变的几率。

类黄酮」食物为何能延寿?
       北京大学首钢医院营养科主任龚雄辉介绍,类黄酮又称黄酮类化合物,是广泛存在于植物中的天然多酚类物质,来源十分广泛,包括水果、蔬菜、谷物、根茎、树皮、花卉、茶叶等。
       类黄酮并非指某种单一的化合物,而是多种在结构和活性上具有相似特征物质的统称。
       例如,绿茶与红茶茶汤中富含的茶多酚、蓝莓深紫色果皮下蕴藏的高浓度花青素、苹果皮中的槲皮素等,均是类黄酮家族的核心成员,而可可含量70%以上的黑巧克力,之所以浓郁苦涩,也是原花青素等类黄酮化合物与多种矿物质协同作用的结果。
       这些食物或饮品,共同构成了日常饮食中类黄酮的重要补给来源。

       龚雄辉认为,《自然·食品》杂志上的这篇论文最具突破性的价值,是通过大样本论证了类黄酮的健康效益存在“1+1>2”的特点。

       之所以如此,龚雄辉分析,可能是因为不同类黄酮化合物在化学结构、生物利用度和代谢方式上存在差异,所能发挥的生物学效应也不同,比如——
       ● 有的可促进内皮完整性和功能,帮助提升心血管韧性;
       ● 有的能延缓与年龄相关的组织退化,发挥抗衰老作用;
       ● 有的则利于抑制细胞增殖、调节免疫及抗肿瘤等。

       而多样化摄入类黄酮,就如同组建了一支协同作战的“健康军团”,能在人体内形成更为广泛且深入的疾病防护网。

       以茶和苹果为例,茶叶中的茶多酚主要对心血管有保护作用,苹果中的槲皮素抗炎效果更为显著,若只是单纯大量喝茶或狂吃苹果,只能获得单一类黄酮的益处,难以让类黄酮的综合健康效益得到充分发挥。

比起“吃得多”,更需“吃得杂
       可见,比起盲目追求某类超级食物,构建“多样性饮食网络”才是长寿的关键。
       龚雄辉建议,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进一步增加饮食结构中类黄酮摄入的多样性与科学性。

遵循“彩虹饮食”
       日常多吃颜色鲜艳的食物,尤其是深色蔬果。如早餐可以喝茶并搭配苹果;午餐可加入凉拌西兰花;饭后吃点葡萄;零食则选择黑巧克力。
       同时,要避免单一依赖某些食物,比如用“茶+浆果”的组合替代“浓茶+甜点”,这样既能增加类黄酮来源,又能减少糖分摄入。

保证摄入达标
       上述研究显示,每日摄入500毫克类黄酮,可使全因死亡率降低16%。日常饮食可参考“1杯茶+1个苹果+1小把蓝莓”的搭配,确保摄入量达标。

把握平衡原则
       在摄入类黄酮来源食物时,要特别注意适量与平衡。对于富含类黄酮的黑巧克力和红酒,应选择可可含量≥70%的黑巧克力,且每日食用量不超过20克,红酒每日限量1杯(约150毫升),避免热量和酒精超标。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中国医院协会
中国医师协会
北京市卫健委
北京市民政局
北京市总工会
慈铭博鳌国际医院
慈铭健康体检
Copyright 2004-2008 www.beijing-hmo.cn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市健康保障协会版权所有
京ICP备20000453号 设计制作:无忧网络
   
OEM:201107272203261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