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伤小 恢复快 TAVR手术创造生命奇迹
发布日期:2023-10-08 浏览次数:775 次
医师报讯(融媒体记者 黄晶)一位71岁主动脉瓣重度狭窄顽固性心衰患者,心脏射血分数仅20%,且左心房中存在着一个较大血栓,冠状动脉造影显示冠状动脉三支病变,重度狭窄,急性心梗,已经放了3个支架。患者命悬一线,辗转多家大医院均表示无法实施开胸手术。
听闻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心外科江磊教授团队可以微创治疗瓣膜病,患者及其家属抱着最后的希望到医院,期盼着生命的奇迹。幸运的是,奇迹真的在青大附院上演,虽然经历了术前突发心脏骤停的惊心动魄,但术中顺利地完成了人工瓣膜置换。患者在术中即已恢复心脏自主规律地跳动,心功能明显提升。术后2年来,患者定期复查,恢复良好。
随着我国老龄化社会的到来,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变发病率逐年增高,患者的诊疗需求大增。值此中国医师节到来之际,《医师报》邀请江磊教授畅谈心脏瓣膜病微创治疗的那些事。
江磊 教授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心外科
守关者”主动脉瓣
需开合有度
“人体的主动脉瓣是连结心脏和身体各个组织的关键‘房门’,一旦主动脉瓣出现问题,将会影响全身供血。”江磊教授解释,心脏就像一个“两室两厅”的房子,由右心房、右心室、左心房及左心室组成。主动脉瓣位于左心室和主动脉之间,由3个半月瓣组成。主动脉瓣如同一个“守关者”,当心室收缩时,主动脉瓣打开,血液流入主动脉,当心室舒张时,主动脉瓣关闭,阻止血液回流入左心室。主动脉瓣必须“开合有度”,当开不开,血液排出受阻;当关不关,血液出现回流,都将影响心脏的正常功能。
随着年龄增大或疾病影响,导致主动脉瓣狭窄,轻度和中度会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而重度则会威胁生命。如无法得到及时的正确救治,症状性重度主动脉瓣狭窄2年生存率仅为50%,5年生存率仅为20%,比某些癌症的生存率还要低。
过去治疗重度主动脉瓣膜狭窄,只有外科手术一种选择。然而很多老年患者基础病多,身体虚弱,无力承受开胸手术所带来的创伤,从而错失救治的机会,文章开篇中所提及的微创换瓣手术,为老年患者带来了新希望。
TAVR成为主动脉瓣狭窄
的优选治疗方案
这种微创手术即经导管主动脉瓣膜置换术(TAVR),一般通过股动脉送入介入导管,将人工心脏瓣膜输送至主动脉瓣处打开,从而完成人工瓣膜置入,恢复瓣膜正常功能。江磊教授指出,手术无需开胸,因而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特别适用于常因高龄、体质弱、病变重或合并其它疾病的高危老年患者。
2023年是TAVR诞生21周年,TAVR凭借其创口小、风险低、恢复快的优势,已然成为主动脉瓣狭窄的优选治疗方式之一。全球已有超过79个国家开展TAVR手术,年手术量达80000例;从2010年中国第一例TAVR手术,中国已成功实施超过10000例,涉及30多个省市,手术成功率持续稳定在90%以上。
目前,TAVR瓣膜的选择有两种:球囊扩张式瓣膜和自膨式瓣膜。球囊扩张式瓣膜是国际上被广泛用于主动脉瓣膜狭窄置换的一种人工生物瓣膜,根据多项国际临床研究结果,球囊扩张式瓣膜相较于传统的自膨式瓣膜具有低瓣周漏发生率、低血管并发症发生率及低死亡率的特点。在手术前医生会通过CT、超声等检查对患者的病情进行精确的评估和测量,并在术前设计好手术方案,确认选择哪种瓣膜、瓣膜大小和形状。江磊教授强调,对于患者而言,只有最适合的瓣膜才是最好的。
TAVR手术需综合评判
强调个体化治疗
心脏瓣膜病变是一种常见心脏病,据《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数据,中国瓣膜病患病率约为3.8%,即中国约有2500万人正遭受瓣膜病影响。老年人是瓣膜病主力军,患病率从60岁开始升高,75岁以上人群中每8位就有1位患有中重度瓣膜疾病。
临床中并不是只有重度主动脉瓣狭窄的患者才能使用TAVR手术,中低危患者也可使用。与高危患者相比,中低危患者年龄普遍更轻且合并症较少,患者更愿意接受安全性高、创伤小、恢复快的TAVR手术,不影响生活质量,快速重返职场。江磊教授表示,临床上采取哪种方法治疗,需要医生根据病情,结合患者意愿综合考虑,给出个体化治疗方案。
值得注意的是,主动脉瓣狭窄是一种隐匿性非常强的疾病,早期患者几乎感觉不到不适症状。江磊教授建议,当进行体力活动时出现心慌、气短、胸闷,运动后头晕、眩晕、心前区不适或心绞痛时,一定不能大意,要警惕主动脉瓣狭窄的发生,及时寻求医生的帮助,一次无创的心脏彩超即可明确分辨。江磊教授强调,一旦确诊患者需积极主动地与医生沟通,无论是药物、TAVR手术还是外科手术,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以期达到最好的治疗效果。
|